大学后半段期间,一直在等待着,希望可以有伴出去穷游,出去感受下这个真实的世界。但是一直到最后,身边都没出现这样的伙伴。不知不觉也就算是走上就业道路了。
对于就业,我始终认为而且我自己的遭遇也是这样的:找个混口饭吃的工作真没什么难度,而且随时都会有。但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待遇福利好的好工作的确很难。
大学没出去走走一直都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工作期间也受到同学穷游青海湖的诱惑,所以我趁着一切还没稳定,相对也没什么其他的压力的时候,决定出去走一回。出发前也在一些论坛发了些帖子什么的吧,遇上了不少表示想去的人。但最终决定且敢迈出步伐去的却没有,这也就验证了那句经典的话吧!我知道自己身边很多在省内读大学的同学,至今连福建省都没出过。我个人感觉是一件有点遗憾的事情。
一个人不能丧失生活的激情和拥有一颗独立思考的大脑。社会复杂,在社会上,永远都是学生的角色。走出去,才能触摸到真实的世界,从而不会像个井底之蛙。只有真实的感受到了一些东西,你才会有切身的体会,才会有更多的感同身受,才会有不一样的视野和心境。
最终,在客观评估了一下可行性和安全性等等一些问题后,还是决定辞职说走就走。一个人背个包,在有限的预算内,从福州出发,一路北上穷游(特别提醒:享受人人都会,每到一个地方住旅馆,下馆子谁都想,那个叫旅游,可惜我这是穷游,不一样的。天上不会掉钱下来,大部分旅程跟这些其实并没太大关系。)。
在没有熟悉面孔的陌生城市里,其实没你们想的那么轻松。孤独感、陌生感、安全感、漂泊感、无助感、迷茫常常若隐若现,而且你还要学会自我照顾自我防护等等。
一个人在外,也考验着你的身体素质和你的生存能力。人们很多看到的仅仅是表象而已,内在的东西却很少考虑。其实,我还可以告诉你们,我平均下来每天至少步行八到十个小时。我中途有脑袋发热过被拐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转车,但却没车了。我有那么两天,相当于一天都没吃什么东西。我有中途因为无聊好奇试用被强制消费过等等。
其实,一个人出行,背着个包挺麻烦挺累的,特别是你没确定住宿的时候。在穷游的过程中,慢慢的发现随着看的东西多了后就会对一般的景点失去了兴趣。在穷游的道路上,我更多的是感受城市本身,通过步行、公交及地铁的方式感受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顺带看一下城市里的一些著名景点。
出去后发现学生证的作用实在是大,几乎所有的景点都是五折。我在绍兴买了唯一的通票,看看鲁迅故居等等。在杭州花了一天的时间走完了西湖。在朋友的建议下,在西塘感受一下古镇的韵味。在上海感受上海的都市繁华,南京路、外滩等夜上海的美景。在苏州体验寒山寺,枫桥夜泊,苏州园林等等。在南京看看中山陵,玄武湖等等。在青岛看看海边城市的风格(与厦门有不少类似的部分)。在泰山体验夜登泰山的另类挑战。在北京长安街感受各个总部及国家政府部门等等的气派建筑,亲自途经CNR和大裤衩。
之后,或许你就可以明显感受到南北方在地理和人文上确实存在不少差距。你会发现家乡其实真的挺落后的。你会知道很多的地方,其实公交真不便宜,当然北京除外(现在北京公交地铁的便宜时代也已经过去了)。你会切身感受到上海那种高楼大厦,真正的都市风格以及真实的黄浦江的夜景。你会感受到山东北方人的热情,以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那种感觉。你会发现北京到处都是武警,到处都是高级别的大楼、部门、机构、人才,到处都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感受古代帝都的厚重史等等。
再之后,你嫣然回首,切身感受到自己真的太渺小了,得赶紧努力才行。城市本身其实都很类似,除了部分风格。有些风景,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出去走过了,视野和思想及思考的角度应该都会有所提升或者说扩大吧。
这次穷游,从福州出发沿着沿海省份一路北上到北京(实际主要停留的地方有绍兴,杭州,西塘,上海,苏州,南京,青岛,泰山,北京),所花费用约为两千五百元(其实还不到)。统计了下,总的路费(不包括公交,地铁)花费接近1100,住宿(青年旅舍)费平均40+(最便宜的20,最贵的一次80),总费用接近2500。
一路上也认识了一些新朋友(互助网网友+HR教你找工作网义工同事),感谢你们的照顾,也欢迎你们来福建。
如果不出去走走,你的圈子永远都那么小。很可能你自己就是一只井底之蛙,但遗憾的是自己却不知道还自以为是。
生活要跟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在一起会比较快乐。向强者看齐,向高尚的人看齐,向行业尖端靠近,人必须要有追求。生活和工作都是一种状态,可以相对独立也可以融合在一起。其实要去地方不止这些,只是时间长了一个人也感觉有点疲惫了,剩下的留给下次吧,和小伙伴们或者那个她一起去。
心理上我也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