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聚缘散,不抱怨的世界

Diary · 2014-01-30 · 207 人浏览

正常情况下,每到一个年末或者年初,作为一个正常的有那么点小追求的人,都喜欢总结过去和规划未来。不管是你发自内心的这样做,又或者仅仅是因为环境的驱使,不可否认这个现象必然是存在的。不过有些人不说、喜欢低调,而有些人则喜欢高调甚至恨不得想告诉身边的所有人自己的新年计划。然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新年的计划很快就被抛之脑后了。在重复了几次都无果之后,就会喜欢上一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并视之为自己的“救命稻草”。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彻底的告别了校园时代。特别是通过下半年的北上穷游、图书馆的大量阅读以及一个多月的文字简要梳理,我感觉自己似乎理顺了很多,改变了自己不少的思维和想法,也改变了自己接下去很多的关注点。

一个人不管多么的有思想有洞察力有创造力,但是不懂得如何把那些落到实处,你同样也是一个loser。什么时候觉悟都不算晚,但是不能以这个为理由而放纵自己。

有句话说的很好,我可以叫醒正在做梦的人,但是无法叫醒正在装睡的人。你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买单,特别是当你不在年轻的时候,你的成本会异常的高。回到生活中,自己确实也关注了和思考了很多内在的深远的东西,但是似乎走得太急走得太理想了。所以,忽略了一些近在眼前的东西,从而造就了目前一些自己相对失败的状态。现在就该及时的拟补和触碰曾经那些很少真正关注的地方,然后思考并加以改善。之所以还要思考是因为,我不仅仅想知道为什么,我还想知道这为什么的背后,尝试了解那些隐藏的本质问题。

翻阅自己过去写的博客,我很不想去承认一些东西,但是有些客观事实你不得不承认。理顺自己的关注点很重要,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有效粮食”很重要。我觉得我相对的过了那个“耳听爱情”、爱冲动意气用事又不切实际的岁月了。我觉得我也早已经过了那个不断需要成功学不断需要励志不断需要唯美文字憧憬的年代了,诚然现在网络上传播的最多的就是这些。我想说的是,传播的那些很美好很向往很励志,但是都太过虚幻,不够接地气,不好执行或者不懂如何有效的执行。更多的是梦,是梦,还是梦。

调整好了关注点,把时间收回给自己后,把关注的重心回到自己身边。那些太远太美好的理想和抱负在现阶段不适合自己,但也不至于丧失到没有。只不过,事物的发展总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需要一个轻重缓急,需要一个先来后到。到现在这一个过程的过度,我至少花了两年以上。
现在对我个人而言,我不喜欢关注那些所谓的真理所谓的哲理所谓的忠告,我更喜欢的是引导你如何具体的看待和分析人事物,以及如何有效的执行。把钱和时间投在自身的学习和接触新事物上,是人生任何时候都回报率最高的事情。当你不断的与外界接触的时候,你很可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其实不是世界不好,而是你见的太少。

毕业后的几年十几年里,人与人之间就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差距了。而产生彼此之间差距的最初源头就是在于你的思想是否不断的更新,是否在不断的学习,是否在不断的接触新事物新思维,是否敢于跳出你的“舒适区”等等。一个人在舒适区很难有什么改变,至少一个人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改变总是少不了一些现实的刺激。我觉得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一个处在变的环境里的人和一个处在静的环境里的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差异性是会不断的拉大的。

走过了人生的四分之一,接下去的主题似乎就是成家和立业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自身的感觉是,相比于成家而言,我似乎更担心的是立业。中学时代我就很清楚,单纯的爱情不现实,现实的爱情不单纯。在很早以前的认知里,就认为美好而又靠谱的爱情,总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也许是曾经太过追求完美,所以也确实错过了一些本应该发生却没有发生的应当留给青春的一些美好记忆。

一旦你毕业了,我想跟自己年龄近似的单身男女应该都会感受到一种来自父母的“唠叨”或者来自社会环境本身的一种压力吧。坦诚而言,虽然家里条件相对而言也不算很差,但是从现实性出发,我感觉自己现在还是“一无所有”,还没有自己稳定的事业,所以自己有点“止步不前”。对于婚姻,说实话我也还没准备好,我总是希望自己还年轻还小还没长大,但现实是已经老了。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由和洒脱,两个人有两个人的幸福和快乐。我不确定那个愿意和自己一起奋斗一起吃苦一起分享悲伤快乐一起旅行一起学习,有近似的价值观,可以正常交流,自己又有点喜欢的人在什么时候会出现。严肃的说,要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又适合做老婆的人真的很难。因为两个人最终要真正的走在一起,其实有着太多的东西需要匹配、沟通和解决。爱情很美好,但也很伤人。如果遇到了对的又对你好的人那就是幸福,否则很可能就是虐心。

成长中似乎总是要经历点痛和伤才会让个体真正的快速成长,比如学业的重创、事业的受挫、亲人的离去等等,进而让你有所改变并正真的思想成熟。缘聚缘散,携子之手与之偕老。当然因为年龄也到了,只是暂时的交际圈有限吧。幸福还没到来,若遇到了则一定要珍惜呀!

不抱怨的世界,思想决定高度,心态决定一切!

很多大神,在大学的时候就专注于自己的职业发展,不断的夯实自己的专业技能,所以一毕业当然可以找到非常不错的工作。而如果你在大学里把时间花在社团学生会,或者游戏或者无所事事或者其他无意义的事情上,没有真正的花上些时间来准备求职,所以出社会后你就得继续花大量时间来学习。其实这很公平,根本没什么好抱怨的。有时候,我觉得我自己是不是很愚蠢。

刚毕业的那段期间,心理会非常渴望别人的帮助,但是现在似乎没有那么渴望了。找工作不难,但找靠谱的好工作很难。我自己本身其实很不喜欢去找人帮忙,但有时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一些催促下你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吧。

趁着还是一个人的生活,所以应该尝试全方位的深入的跟自己对话,体验和感受一个人内心最真实的孤独。孤独和自由是相辅相成的吧。你自由的时候可能常常会有种孤独感,有人相伴的时候却可能又会渴望自由。我觉得一个人要想真正的成长走向真正的成熟,必然要迈过孤独的这道坎。尝试着触摸自己内心隐藏的孤独,看看自己孤独的时候会有些什么反映和什么想法,自己的极限是什么,又是在什么情况下会非常非常难受等等。进而也许可以尝试着通过自己的感受和一些观察及思考,推己及人去分析一些人的内心世界及状态,增强自己的通感能力。

也趁着这段相对自由和没有太多责任及负担的时候,静下来努力的和自己的弱点对话,审视自己的嫉妒、贪婪、攀比、傲慢、懒惰等等这些人性共有的弱点并审视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容易这样,我应该怎样的处理好这些心理。很多人因为嫉妒、攀比、贪婪、懒惰等等诸多因素,加上自身修养不是很高,所以很容易动怒直至把自己给毁了。很多人不喜欢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愿意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态,不愿意放开心怀,不愿意进行思想PK与修正,但却总是无端的喜欢猜测嫉妒以及莫名的怨恨仇视,视野思维想法总是那么狭隘和那么局限。

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处理问题?

读史使人明智,我现在对这个特别有感触。大学四年没玩过网游没关注过NBACBA等等,取而代之的就是杂而乱的阅读。阅读一些心理学,一些逻辑思维,一些事件的深入分析,一些现象的深度剖析等等,也通过这些使得自己的思想在潜移默化的变化着。

一个人的经历和时间必然有限,所以我喜欢通过阅读扩充自己的认知。通过阅读、通过思考、通过徒步看社会、通过读史等等,你绝对会避免不少人生的误区,你绝对可以学到不少的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不管是心理分析,还是逻辑思考又或是社会经验,情感借鉴等等。通过广泛的学习,你会发现自己曾经很多的误区,你可以获取很多的新思想新发现,你可以修正自己很多的局限认知修正自己的价值观修正某些的意义,你可以快速的脱离自己的幼稚和低级趣味,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变得更有智慧甚至可以拥有一双火眼金睛。

我想,不管是爱情婚姻,又或者是事业成长,都需要我们彼此一辈子的去学习。成长中,随着我们的不断认知,最终很多人都会走向比较理性的处理一些事情。成长中,不能缺失理性。至少,比如你的理念应该是:你吃饭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而不是生存是为了吃饭。同理,工作也一样,你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生活是为了工作。成长中也不能缺少感性,至少在家庭情侣情感的世界里这样的。比如,你虽然知道男女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都不一样,但有的时候纵使你是对的,你还是得要会“低头”。

人与人之间讲理很重要,但是在爱人面前,似乎讲的更多的不是理而是情。很多东西其实大家应该都是懂的,只不过人和社会都在变,所以必然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和自我修正。

小时候看励志书叫确立价值观,现在觉得这种书基本对自己没什么用,当然很长一段时间后看看也还是不错的。现在更应该是心平气和的完善自己,逐步实现目标,别把成功整天放嘴边。自己很长的一段时间有点像空想主义者,貌似就是现在的状态,想的多做的少,或整日混迹于网络,和现实严重脱节,不知道拉出去自己究竟能干什么,眼高手低,典型的状态, 继续的抑郁状态。努力不一定有回报,这是常识。但不努力一定没有回报,这也是常识。人不能总想着我付出了一点就一定应该要有回报,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再说运气这个东西也确实存在。

其实,我们大家都很清楚,人与人的相聚与分离都是必然的。人都有生老病死的一个过程,人的成长必然会有风雨相伴,甚至有时候需要流点血。给自己时间,别害怕重新开始。做个积极、快乐、豁达的工作者,做个会过日子的生活者。远离负能量,远离消极的环境和人。

一段时间以前,我还想要做些什么分享些什么。但是现阶段的你,其实不适合做这些,你最需要的是低调的学习。当你有所成就的时候,再来分享与pk一些东西才是最好的,因为人轻言微,即使你说的再有理。要生活的好,压力其实是很大的,所以越发的觉得有些东西自己真的不需要太关注太在意。

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存在差距的,当然这主要是针对思想认知而言。一个人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思想成熟,一个人不可能瞬间就变得懂得了一切。任何成长和成熟都是需要一个过程,只是在面对这个过程的时候,总是会让人心力憔悴。说实话,我更喜欢与非常单纯的人或者是相对成熟的人交流,因为这样交流起来会比较轻松,心理比较不会那么“着急”与“恨铁不成钢”。

童年总是那么的单纯美好和无忧无虑,然而长大后却会有着各种烦恼和压力不断的侵袭而至。有些人和环境你无法改变,所以不要强求改变。我想要做的仅仅是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然后保留并靠近适合自己的人,同时忽略不适合自己的群体就好了。我想,不管是家庭还是夫妻,很多情况下一方的离开不是因为对方真的想离开,而是实在是受不了一方的一些思想和行为,所以不得已而选择离开。改变自己进而改变别人甚至改变环境,这才是一条比较理性和可行的方法吧。所以,接下去不管是对谁,只要我思考后认为是对的,我的内心都会开始强迫自己强硬起来,不轻易低头。

二零一四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将会新增很多的朋友,并重新整顿自己的圈子。但同时必然也会与不少的人渐行渐远,这些完全取决于各自的生活圈、兴趣爱好、价值观、理想追求以及接下去所关注的共同点,和志同道合者在一起。

人与人之间,不管是什么关系,除非是父母对子女,否则是不可能存在一方单独的付出和奉献的。长远的关系绝对是彼此相互的,或者经常串门沟通,或者互相关心相互帮忙,或者“礼尚往来”。当然一些因素可以增强彼此的相互性,比如血缘和婚姻以及相关的。

不畏惧困难,不抱怨世界,缘聚缘散。坚持阅读、旅行和学习,跟着自己的内心走。

总结
Theme Jasmine